“合理施肥”——两个主要问题
2012-03-14 16:36:45银达园林工具/五金冲压件点击:
注意保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避免因偏施某种无素的肥料导致养分严重不平衡,反而使土壤肥力降低。植物的健康生长需要吸收十几种不同的元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氮、磷、钾三种)。如果缺乏某一种元素,即使其他养分供应充足,作物的生长也不会良好。例如我国土壤普遍缺氮,因而施入氮肥后作物产量会增加较多。但如长期偏施氮肥,土壤中的磷和钾就会耗尽,致使土壤肥力降低。解决这个总是的途径是根据土壤化验、作物种类和产量指标,合理配比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进行科学的配方施肥。长期大量使用公肥会使土壤结构破坏,最好与有机肥配合使用。
提高化肥施用后的利用率。研究资料表明在种植一公顷小麦所需投入的能源中,制造氮肥约占50%,制造磷肥占8%,钾肥占7%,合计为65%;而耕作土壤所耗用的能源只占12%。据国内研究资料,1979年与1980年我国每亩耕地的能源投入中,制造化肥与农药所耗约占51-58%,农业机械化作业耗用能源(包括油、电与折旧)约占45-49%。可见提高肥效对节约农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氮肥无论是固态或液态都必须深施在土表以下6-10厘米,并要覆盖严实才能减少氨的挥发损失。国内的研究表明:碳酸氢铵深施,其肥效可以较表施提高50%以上;尿素深施可以较表施提高肥效约30%。但是氮肥深施如果由人工开沟、覆埋,困难很大,只有借助于性能优良的施肥机具,才能付诸实现。磷肥在土壤中几乎是不移动的,为了易于被种子吸收,而又不烧伤种子,应在播种时将其施在种子的侧深部位。这种施肥技术也只有借助于农业机械装置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