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建造苗圃必须满足的五点条件
2012-03-05 23:46:46点击:
园林类圃地宜选择地势较高的开阔平坦地带,苗圃道路便于耕作和灌溉,也有利于排水防涝。圃地坡度一般以 1~3为宜,在南方多雨地区,选择 3~5的缓坡地对排水有利,坡度大小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和育苗要求确定。在质地较为黏重的土壤上,坡度可适当大些,在沙性土壤上,坡度可适当小些。如果坡度超过5,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另外,地势低洼、重盐碱地、多冰雹地、寒流汇集地,如峡谷、风口、林中空地等日温差变化较大的地方,苗木易受冻害、风害、日灼等灾害,严重影响苗木的生产管理,这些位置都不宜选作苗圃地。
选择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壤是培育优良苗木的必备条件之一。土壤提供苗木生长所需的大部分水分和养分,根系生长所需的氧气、温度也来源于土壤。因此在进行困地选址时要对土壤进行仔细的化验、分析。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壤应是壤土,因为壤土保水保肥和透气性、空隙状况良好,而且要求土层深厚;有团粒结构的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土壤物的活动和有机质分解,利于苗木生长。沙质土保水保肥差,结构疏松,夏季易因土表温度过高而灼伤幼苗,起大土球时,土球易松散,苗木移栽后成活率会受影响。质土透气性、排水差,结构紧密,雨后泥泞,土壤易桩结,过于干旱易龟裂,园林工具不仅耕作困难,而且冬季苗木冻拔现象严重,不利于苗木根系生长。若土壤质地不理想可以通过轱中沙或抄中掺黏及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加以改进。就大多数苗木的生长情况而言,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层厚度应在 50cm 以上,含盐盘小于0. 2%,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 2. 5%。如果土 集件差,可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使用土壤改良剂、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土壤的酸碱性也是 响苗木正生长发青的重责图索之一,一般情况适合苗木生长的士壤pH值6. O~7.5,在种植苗木的时候要根据苗木种类对土壤进行选择改良。
水源可分为天然水源 (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江、河、湖、水库、池塘等都属于天然水源,苗圃地应设在这些天然水源附近,要求其周围没有污染源,并且要经常监测水源污染程度。若天然水源不足,则要选择地下水源为苗圃供水。地下水位对苗木生长也有影响,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土坡孔隙被水分占据,导致土壤通透性差,使得苗木根系生长不良。适宜的地下水位为 2m左右。但不同的土壤质地,有不同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沙质土为 l~l、5m;沙壤土至中攻土为 2.5m左右,重土至黏土为 2. 5~4.5m. 另外,灌溉用水的水质要求是淡水,水中盐量要求不超过0.1%,最高量不得超过0.15%。
在进行苗圃布局选址时应向当地的气象台或气象站了解有关的气象资料,如早霜期、晚霜期、晚霜终止期、绝对最高和最低气温、土表最高温度、冻土层探度、年降雨虽在各月分布情况、最大一次降雨量及阵雨历时数、相对湿度、主风方向、风力等。此外还应了解当地小气候情况。总之,园林苗圃应选择气象条件比较稳定、灾害性天气很少发生的地区。
在选择苗圃时,一般都应做专门的病、虫、草害调查,了解当地病、虫、草害情况和感染程度,主要调查圃地内的土壤地下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等。一般采用抽样法,每公顷挖样方土坑 10个,每个面积0.25m2,课 40cm,统计害虫的数目、种类。病虫草喜过分严重的土地和附近大树病虫官感染严重的地方不宜作苗圃。例:奶,金龟子、象奥虫、立枯病、多年生深根性杂草等严重的地方不宜作苗圆,如果必须在此地建立苗圃时,应对病、虫、草官彻底根除后再建苗圃,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苗圃杂草,对育苗工作将产生不利影响。